
以 AI 驱动为核心特征的第五科研范式(AI4S)影响和改变了当前科学研究模式与生态,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提高科研效率、增强科研探索能力、推动跨学科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GenAI在学术出版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也出现一些GenAI应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为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出版伦理的规范性,亟须明确其使用边界与合规要求。结合国内外出版集团和期刊对GenAI使用行为规范与实践,以及本刊出版伦理准则,现将GenAI政策声明发布如下。
期刊不接受以AI工具作为署名作者或共同作者完成的稿件,作者必须是能对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等负责的自然人。
运用AI工具生成文章的主体架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改写既有研究成果;虚构数据内容、伪造或捏造文献、内容等。以上情形一经查实将按学术不端行为处理。
若在研究或写作中使用AI工具(如数据收集与分析、图表生成、程序算法开发、语言润色等),须在稿件的方法部分或数据声明或结语部分进行详细标注,说明具体使用的AI工具名称及版本、应用场景与贡献。
禁止使用 AI 生成真实实验中缺失的数据;AI 生成的文献综述或理论假设需经作者深度验证,禁止直接引用未经验证的 AI 输出作为核心论点。
审稿人须独立撰写评审意见,禁止直接使用AI工具生成完整意见;审稿人使用AI工具辅助文献检索、格式检查、意见表述完善等非核心环节时,需在审稿报告中说明工具名称及使用范围;外审专家严禁将未发表稿件内容上传至AI平台进行分析,避免数据泄露或滥用。
1. 辅助性工具的有限使用:如使用AI工具进行语言润色与格式优化,但需确保人工最终审核;文献检索与数据整理、筛选关键词或文献提炼、清洗分析数据、辅助生成图表、对案例数据进行深度追踪等,但所有行为都需作者进行验证,确保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利用AI进行非母语稿件的语言转换或论文标题摘要的翻译润色。所有辅助性工具使用需要在论文适当位置作透明度说明。
2. 特定研究领域的必要应用:AI技术本身的研究,如论文主题为GenAI算法改进、模型优化等,将GenAI作为研究对象,需要利用不同GenAI工具进行对照分析等。但需将训练数据来源及验证过程等提供验证文档以及在论文适当位置做透明度说明。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重塑图书馆的知识服务、资源管理与用户交互模式,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创新实践与应用是期刊长期聚焦的方向。本刊鼓励并引导“人 + AI” 研究的持续探索,期待学界和业界提出具有诚信、透明性与可解释性的新理论、新流程、新范式以及新方法 ,旨在助力图书馆界深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潜力,解决实际工作场景中的痛点,为图书馆的智能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更多文件可参阅:《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学术出版中的AIGC使用边界指南2.0》。
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始终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保持诚实、透明的态度,以理性、规范、负责任的方式合理使用信息工具进行学术研究工作。
《高校图书馆工作》编辑部
2025年4月2日
上一篇:本刊陈凌研究员的成果获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下一篇:2025年编辑部暑假工作安排